当前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第 三小 学 校 本 研 训 制 度

第 三小 学 校 本 研 训 制 度

2014年01月13日 08:35:14 访问量:384


三小

 

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促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根据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本校本研训制度。

一、进一步提高对校本研训工作的认识,明确校本研训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1.以校为本的研训制度对学校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确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自身的课程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校长、副校长、教导处和各基层教研组都要给以高度重视。
    2.校本研训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校本研训的制度与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深入研究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3.校本研训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二、校长要做校本研训的身体力行者。
1.校长是校本研训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

办学理念,建立校本研训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大力建设校本研训制度,发挥学校的研究职能,促进学校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2.整合学校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等各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发的学校教研网络,使每位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每位教师的经验能及时与同事分享。学校经常进行校内调研,以座谈、访谈、在线讨论等方式了解教师的困惑与收获,及时而有针对性的组织学习和对教学问题的研讨。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
    3.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教师获得必要的专业引领。创造一切条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牵线搭桥,使教师能够与校外同行(教师、教研人员、研究者等)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

三、校本研训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作用。
1.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

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职业生活方式,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的提高。
    2.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培养目标之下,每个教师确定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学校教师队伍培养目标是通过实施以校为本的研训制度,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知识广博、教艺精湛、身心健康、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教师应具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完善的知识结构,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等。在此目标下,教师选择个人发展目标:一般教师、骨干教师、特色教师、名牌教师。学校制定四个级别教师的具体指标,教师自己提出申报,建立个人学习和发展档案,接受学校的评价和认定。
    3.教师个人学习应从多方面加强。如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更新观念;一般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乃至特色基本功的训练与学习,掌握扎实而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任教学科之外的跨学科拓展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拓展视野;加强外语学习,在母语之外尽可能选修一门外语,等等。真正把学习作为个人发展第一要务,把学习、工作、研究真正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全新的职业生活方式。

四、校本研训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1.校本研训,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之

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尽量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学和教研的质量。
    2.教师间的合作,可采取以下形式:
    ①教研组。发挥教研组的组织作用和团队精神,克服常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弊病,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校本研究的阵地。
    教导处确保每个教研组每周有固定时间,专门用于开展教研活动。学校提供各教研组固定的研讨地点,配备多媒体设备。
    教研组在学期初依据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制订出教研工作计划,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集体学习与分组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常规教研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严格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个落实,并认真做好教研记录。除集体备课、作业批改等常规研讨和每学期的小专题研讨外,每位教师每学期均要上一堂组内公开课,按照说课、授课、评课的环节进行。每次专题研讨活动,设主持人和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由组内教师轮流担任。学期末上交每周活动记录、专题研讨纪要、教研工作总结及组内研讨课教学设计等材料。
    ②师徒结对。针对近年来学校增加了大量青年教师这一实际情况,采用师徒结对这一古老的培训方式,充分发挥有经验的老教师、骨干教师的帮带作用,直接引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评优等活动,搭建青年教师汇报、切磋、研讨的舞台,促使青年教师不倦学习、刻苦钻研的同时,也促进老教师、骨干教师们的更新与发展。
    ③课题合作。围绕“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学习”“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等“十五”课题,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使不同学科间的教师走到一起,加强合作,深入研究。
    ④自愿组合。教师间根据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感到困惑的问题,自愿组合,相互切磋,加强合作,共同分享。可在科组内,也可跨越学科、年级的界限,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可在网络上,多种形式的合作无处不在。

五、建立校本研训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1.建立校本研训激励制度。给每位教师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定

期对教师进行评价。有计划地培养骨干教师、特色教师、名牌教师,为教师成长提供各种条件。
    2.建立校本研训保障机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校本研训予以保障。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定期外请知名专家为教师讲课,为教师教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第三小学校本研训制度

2005——2006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形势,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形成一支具有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学习型教师队伍,根据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校本研训制度。

一.校本培训

1.校本培训是由学校组织发起的,以本校资源为主体,旨在满足教师工作需要,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目的而开展的的校内培训活动。

2.每学期初,本校教师应根据自己研究的成果和特长积极申报培训项目,学校也将积极引进校外优质资源,形成校本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3.校本培训主讲人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并交负责人审核改进,培训时理论联系实际、条理清晰、简洁有效,力争每一次培训都能使教师有收益、长智慧。

4.每位教师应准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缺席,不做与培训无关的事,有事须请假。

5.学习期间,认真做好学习记录,每月检查。

6.培训主讲人和教师参加培训活动情况将以学分记入《教师学期工作考核》,并作为“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的重要条件。

二.主题研讨

1.学校将立足校情,根据教师在学校工作、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惑和难点热点问题,定期、不定期举行主题沙龙研讨活动。

2.每位参与研讨的教师须根据研讨主题,查阅资料并结合自身实际和自己的思考形成书面材料。在研讨时应畅所欲言并与其他研讨人互动对话,形成思想与思维的碰撞。研讨结束后上交研讨资料存档。

3.每位教师应准时参加研讨,不得无故缺席,不做与研讨无关的事,有事须请假。

三.研究课、公开课

1.研究课、公开课要反映教师个人投身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程实施要求的反思与探索,形式为课题研讨课、示范课、一课连续上、多人上一课、同主题上课等。

2.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究课或公开课,其中三十五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不少于两节。

3.公开课、研究课采取分学科教师个人提前申报,学校通过研究形成安排表,组织听课评课。活动结束后上交各类资料存档。

4.教师的各级各类研究课、公开课完成情况将记入《教师学期工作考核》,并作为“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的重要依据。

四.听课

1.听课类型为:示范课、研究课、随堂课等。

2.按月常规考核要求,教师听课节数应达到每月4节。

3.听课教师应认真填写听课记录的各项要求:授课教师、科目、课题、课型、学校,教学过程、意见与建议等。

4.听课人员对授课教师的讲授内容、授课方式、手段、授课态度,学生学习情况、课堂纪律等应作出记录和评价。

5.听课过程中要虚心学习,尊重他人,遵守课堂规定,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

6.教研组长对参与听课人员要做好记录,并组织本组教师准时听课,为评课、教研活动作好准备,对无故不参加者,教研组长要作好记录。

五.评课

1.教研组长要及时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评课,对无故不参加者,教研组长要作好记录。

2.上课教师在评课前先进行说课,为评课老师提供评课的背景资料。

3.评课教师要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不能流于形式。评课情况应认真作好评课记录。

4.评课过程中要尊重他人,虚心学习,不做与评课无关的事。

 

 

 

 

 

 

 

 

 

 

 

 

 

 

 

 

 

 

 

 

 

 

 

 

 

 

 

 

 

 

第三小学校本研训制度

                          2006——2007学年)

 

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教师的个体发展,学生的全体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实验进行,推动我校课程改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本研训,构建学习型学校,特拟定校本研训制度:

一、科学地拟制校本研训规划,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校本研训机构,形成我校“三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校本研训网络。

二、加强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和业务学习,重视各级各类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做好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资料记载和整理。

三、围绕学科教研课题和新课程教学,有计划地开展研训活动和合作交流,促进各学科研训稳步健康发展,并整理归类齐全的档案资料。

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年轻教师、有经验教师的引领作用,同伴互助,共同进步,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锻造一支事业型、复合型、科研型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五、规范运行校本研训活动要求。

1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做到“六个一”: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提供一个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自制一件比较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带好一名青年教师,形成“名师效应”,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2 教师应积极投身校本研训活动,实现“六化”目标:集体备课经常化、个人备课具体化、课堂教学艺术化、课外作业多元化、单元测试规范化、质量分析制度化。并做到“五个一”:即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提供一个实用的教学设计、上好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发思或论文、拟定一份题型新颖的试题。

3、备课组坚持一周一次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活动。每次研讨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取得一项收获。每位教师一周参与一次听、评课,提倡“多人言,齐参与”的互动式教研模式。

4、教处、教研组组织专人坚持一月一次流程检查,详细记载,并做好小结汇报,交流切磋,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5、一期一次总评,学校根据各教研组研训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对成效显著的学科组和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并直接与续(新)聘、年度考核、教师素质考核、评先表模挂钩。使学校形成“人人学习,共同成长”的校本研训氛围。

 

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实施。

 

 

第三小学校本研训制度

2007——2008学年)

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为了有效推进校本研训工作,优化教研,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特制定以下校本研训工作制度:

一、学校校本研训工作制度

1 学校校本研训工作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实施。 校长是校本研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树立“科研兴校,质量举校”的办学理念,探索创新研训形式,亲自参加研训活动。教务主任、年级主任每学期听课20节并坚持参加一个学科的研训活动,为教师参与研训创造条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

2、健全学校内部研训机构,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训领导组,成立校领导、教务处、教研组的校本研训工作小组。

3、负责全校的研训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研训指导和管理,及时检查各项研训工作进展及效果。组织市级课题的论证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

4、认真落实省、市、县校本研训的文件精神,全面制定学校校本研训制度与规划,切实组织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5、建立促进校本研训的教师评价机制。 建立促进校本研训制度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教学研究人员外出学习、校际交流所需经费落实到位。

二,教研组校本研训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校本研训方案、开展具体的研训和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基本单位,教研组应在学校校长、教务主任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制定学习教研计划、教学进度、科研计划并严格执行。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加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学生素质评价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制度化。

3、积极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依据教学实际,发现问题,策划活动,组织活动,提升专业水平,提炼与总结,认真填写《校本研训记录册》。

4,组织好每周一至五的教学研究活动,主要内容为:集体备课、同课题研讨、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教师意见、改进教学方式、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状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各组要有活动记录。

5,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课题研究示范课展示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学法,交流经验,着力推进课程改革,每次活动都要有总结性材料。

6、依据学科难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每个学科组的研训专题。

7、教研组长要确保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团结同志,服从学校工作分配,做好学科研训过程性评价的方法研究,定期向学校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

三,备课组校本研训工作制度。

备课组本学期新成立,要在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年级学科研训工作,致力于提高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学质量为己任。

1,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学科教法。

2、组织备课组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

3、做好学科的复习安排,月考命题,考试阅卷和质量分析。

4、组织指导教师开展互相听课、评课,专题研究活动,把教学案例分析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在研究中重视总结规律,提供经验、心得。

四、教师校本研训工作制度。

教师是开展校本研训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校本研训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教师参加研训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研训活动的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必须主动、积极、认真地进行研训,在研训中成长。

1、积极参加学校各教研组组织的各项研训活动,严格遵守制度,勇于创新实践,把握课改前沿的最新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研修的计划和重点,并上报学校,教务处登记。

3、每位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吃透教材,把握住重点难点,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4、每位教师备课时,要做到“八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重难点、备理念、备精品,充分体现“三维教育”目标。

5、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讨论时认真准备,积极发言,且发言有深度、有理论,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15节,每月写13个教学反思。

6、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备课、命题和阅卷任务,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生成。

7、课堂上,科学、严谨地运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最佳教法,致力于引导学生在结合生活体验中落实双基,提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8、高度重视教学反思,把提高反思能力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部分,认真记载课前、课上,课后的真情实感,典型体会以及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思考,并与同伴相互交流、共亨,以利共同进步。

9、教师要坚持做到: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并作笔记写体会,上好一节教学公开课,写一份优质教学设计,撰写一篇以上教育教学论文。

 

 

 

第三小学校本研训组织机构

 

  组  长: 曹玉林

  副组长: 张应林  徐海峰  王小林

  成  员: 潘瑞杰  高春梅  李洁云  姚旭虹  张海梅   倪秀萍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学校校本研的组织领导工作。

  1、制订校本长远规划、实施方案,进行校本工作总结。

  2、进行校本调研、检查、指导,确保校本教研扎实有效,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实施。

  3、督导校本制度的落实。

  4、定期考核评定学科指导小组及各学科教研组工作,定期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校本教研先进个人。

  5、负责联片教研,对外交流的协调工作。

  6、负责校本工作的经费保障。

  7、负责全校校本教研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上报工作。

 

 

 

 

 

校本研训工作实施方案

 

    为积极稳妥的推进课程改革,巩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构建科学、规范、高效实用的教师培训和提高机制。依据《县科教局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学校年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组织全员学习,提高理论认识。

学校教处利用两个月时间,通过理论培训、业务学习等形式,组织全体教师继续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理论,使教师深刻认识到:校本研训是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机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开展校本研训是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巩固和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开展校本研训有利于创新教研培训机制,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有利于调动校长、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广大教师学习理论、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技术水平;有利于整合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巩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二、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势,建立并不断完善校本研训工作管理机制。

全校形成以教务处、教科室、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体系的校本研训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教务处负责制定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全校性教研和培训活动,并负责工作的督查和相关档案的整理。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负责组织本组教师按照上级和学校要求开展组内研究和培训活动。学校电教组负责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工作。培训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形式,激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星级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榜样带头作用,以其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增强样本研训工作的实效性,完善并落实运行规章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校本研训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四个监控”:考勤监控、作业监控、评价监控、过程监控”认真参与、指导、分析督查、评价校本研训工作,同时建立健全校本研训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竞赛活动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制度及校本研训例会制度、领导联系学科制度等系列促进校本研训的工作制度形成完整的校本研训制度体系。保障研训活动扎实、高质量的开展。

四、以“四精常规”为根本,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校本研训活动。

要求全体教师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以“精思”为策略,将“四精常规”真正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此项活动中要求骨干教师起模范作用,率先执行“四精常规”,并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业务成长。学校将按月份计划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业务学习、集体备课、集体评课、观摩研讨、导师指导、远程教育研训等活动,并结合各项活动开展校内交流和评比活动,计划年度内开展一次优秀课件、典型课例、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与此同时还将积极配合教研中心开展“先进校开放日”活动,从而为教师搭建互动平台,以达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落实校本研训的各种制度,营造学习型校园文化。

五、建立完善的校本研训工作档案

按照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四个集体层级建立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档案、同时按照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者、教师个人三个个体层级建立个人校本研训档案,即从两个层面记录学校的校本研训工作过程。

 

 

 

 

 

 

 

 

 

编辑:孙刚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第三小学校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