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设计 >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与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7年04月25日 08:31:20 访问量:152

 

【教学内容】:课本72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具】:小黑板、挂图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连加、连减。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你们有信心学会新本领吗?(好)你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一)(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把书翻到72页,手指第一幅小鸡图,思考:

①    小明在喂小鸡,正在吃米的有几只小鸡?先跑来几只小鸡?又跑来几只小鸡?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鸡?

②    手指算式5+2+1=8,思考:第一步先算(  )+(  )=(  ),第二步再算(  )+(  )=(  )

自学指导(二)(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手指第二幅小鸡图,思考:

①原来有几只小鸡?先走了几只?又走了几只?现在还剩几只?

②手指算式8-2-2=4,思考:第一步先算(  )-(  )=(  ),

第二步再算(  )-(  )=(  )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同学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3、检测:(做一做)72页做一做(小黑板出示,2生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独立完成)

五、后教:评议

1.学生更正。

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更正。(提示:把错误的用红粉笔圈起来再改在旁边,原来的不要擦去)

2. 讨论:(议一议)

①    左边小棒图:认为第一个方框填对的请举手。

②    认为得数对的请举手?第一步先算(  )+(  )=(  ),

第二步再算(  )+(  )=(  )

③    右边三角形图:认为第一个方框填对的请举手。

④    认为得数对的请举手。第一步先算(  )—(  )=(  ),

第二步再算(  )—(  )=(  )

3. 小结:计算连加、连减算式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把前2个数相加(减),算出来的得数再加(减)第3个数 。

4. 评议板书与对错。

5. 同桌对改,统计全班正确率,有错的更正。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今天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谁的字体最端正。

73页3题    74页6题

七、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5+2+1=8           8-2-2=4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本堂课我创设了小明去爷爷家喂小鸡的情境。学生们比较感兴趣,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事情的发生过程,来明白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的2道例题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通过喂小鸡这一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再用课件动态展示喂完小鸡后的情景,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像动画片一样娓娓道来,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新授环节处理的得心应手,学生一目了然很自然的就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播放完课件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他们喜欢的符号,在白纸上画出连加算式的含义,让学生静态领会连加的意义。
    2、我在教学做一做的两道题目时,学生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算式方法:一种是先算左边和中间的小棒,再加上右边的小棒;另一种是先算出中间和右边的小棒,再加左边的小棒;还有一种是先算左边和右边的小棒,再加中间的小棒。在解决这道题时,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的机会。
    3、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读图意时,我还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另外,在例题教学时,学生在说“8-2-2=4时”,他说“因为2和2组成4,8-4就是4”,这体现了数学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我没有好好抓住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拓展教学。这一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的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编辑:孙刚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第三小学校 特此声明。